PC阻燃剂是用于提升聚碳酸酯(PC)材料阻燃性能的添加剂,核心作用是抑制PC燃烧、延缓火焰蔓延,同时尽可能保留其原有力学与加工性能。

PC阻燃剂的添加量与阻燃效果呈“阈值相关”—— 低于临界添加量时阻燃无效,达到阈值后阻燃效果稳步提升,过量添加则可能适得其反。
核心影响规律
低于临界添加量:阻燃剂无法形成连续的阻燃保护层,PC 燃烧时无法抑制火焰蔓延,阻燃等级通常达不到 UL94 V-2 级,甚至完全不阻燃。
达到临界添加量:阻燃剂能有效发挥作用(如溴系捕捉自由基、磷系形成炭层),PC 阻燃等级可达到 V-0 级,燃烧时自熄速度快、无滴落引燃。
超过适宜添加量:阻燃效果提升有限,反而可能导致 PC 材料性能下降,比如冲击强度降低、加工流动性变差,还可能出现阻燃剂迁移析出(表面起霜)的问题。
不同类型阻燃剂的添加量参考
溴系阻燃剂:临界添加量约 5%-10%,达到 8% 左右通常可实现 V-0 级,过量添加易影响材料透明度和环保性。
磷系阻燃剂:添加量约 8%-15%,反应型磷系因与 PC 分子链结合,在 10% 左右即可达到较好阻燃效果,过量可能降低材料耐热性。
无卤阻燃剂(氮 - 磷协效):添加量需 15%-25%,金属氢氧化物类甚至需 30% 以上,添加量不足时阻燃等级难以达标。